知母,中藥名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,根狀莖,葉由基部叢生細長披針形,花莖自葉叢中長出,圓柱形直立,總狀花絮,成簇,生在頂部成穗狀;花粉紅色,淡紫色至白色;果實長橢圓形,內有多數黑色種子,花果期6-9月。中國各地都有栽培,抗旱抗寒能力強,干旱少雨的荒山、荒漠、荒地中都能生長,是綠化山區(qū)和荒原的首選品種。
入藥部位:該品為單子葉植物百合科知母的干燥根莖。
性味:苦,寒。
歸經:歸肺、胃、腎經。
功效:清熱瀉火,滋陰潤燥。
主治:熱病煩渴,肺熱燥咳,骨蒸潮熱,內熱消渴,腸燥便秘。
用法用量:煎服,6-12g。
禁忌:本品性寒質潤,有滑腸作用,故脾胃虛寒、大便溏泄者忌服。
炮制方法:除去須及泥沙或外皮,曬干。切片入藥,生用,或鹽水炙用。置通風干燥處,防潮,以備切片入藥,生用或鹽水炙用。
生理特性:適應性很強,野生于向陽山坡地邊。草原和雜草叢中。土壤多為黃土及腐殖質壤上。性耐寒,北方可在田間越冬,喜溫暖,耐干旱,陳幼苗期須適當澆水外,生長期間不宜過多澆水,特別在高溫期間,如土壤水分過多,生長不良,且根狀莖容易腐爛。土壤以疏松的腐殖質壤上為宜,低洼積水和過勁的土壤均不宜栽種。
產地:知母中國各地都有栽培,最主要產區(qū)在河北。
文章來源:百度百科
聲明:本文系網轉載內容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平臺觀點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與本網站留言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!